岳阳楼社区位于洞庭湖畔、岳阳楼下,辖区面积0.96平方公里,共有辖区单位13个,纯居民小区2个,现有居民1305户,3609人,直管党员39名。社区地理位置特殊,依城傍湖,环境优美,交通便利,文化底蕴浓厚,是一个集景区、校区、居民区为一体的多元复合型社区。
近年来,岳阳楼社区积极培育各类社团,充分发挥志愿者文明和谐宣讲团作用,紧紧围绕“服务360、先锋岳阳楼”的工作理念,以“网格化管理和一门式”公共服务为依托,将自治、法治、德治有机融合,推动协商共治,着力打造五大岳阳楼的品牌主题,即:岳阳楼下党旗红、岳阳楼下治理新、岳阳楼下忧乐情、岳阳楼下志愿行和岳阳楼下好家风,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。同时,社区严格按照“十个一”的标准建立了暖心驿站,即:一个标识,一面党旗、一套桌椅、一个微波炉、一台饮水机、一个爱心药箱、一个红色文化角、一套充电设备、一个无线网、一个服务岗。一方面给中外游客、户外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提供阅读、休息和帮助的空间,让他们在这里歇歇脚、热热饭、聊聊天、谈谈心等;另外一方面,社区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、廉政教育、创业就业等主题开展读书会、党史知识竞赛、红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。
为了营造一个和谐温馨、管理有序的文明社区,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从群众需求入手,促进群众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、自我教育、自我监督。近年来,社区先后举办了微宣讲进机关、进社区、进校园、进院落活动30余场次,组织开展爱心义诊、爱心助考、爱心助残、文明劝导、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。在岳阳楼核心景区设立志愿服务岗,联手汴河街为游客提供咨询指引、交通疏导、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,“红袖章”也成为景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为了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加强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建设,把德治作为社会治理固本培元的长久工程,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党的十九大、二十大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通过微宣讲、三句半、快板、戏剧等形式广泛传播,让群众广泛参与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,让文明新风在大街小巷全面渗透。并紧密结合实际,发挥资源优势,与辖区学校联合开展爱国主义、社会主义内容的教育培训、讲座,帮助未成年人提高自我认识,让孩子们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,感受真情、领悟崇高、体验光荣;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,在道德规范中为孩子做出榜样。
为了弘扬社会新风尚,社区连续三年开展“好家风家庭评选”活动,组织开展“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”“垃圾分类”等各类宣传活动,并充分利用小区、门店、办公大厅等宣传电子屏、横幅、喇叭、入户走访等多种宣传方式,充当文明先锋的传播者,做到家喻户晓、人人皆知,增强居民群众的参与性,提高居民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工作的热情。结合春节、端午、中秋等传统节日,在汴河街舞台开展文艺汇演,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,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;利用“五˙一”、“十˙一”黄金周等重要时间节点,在岳阳楼景区周边开展文明交通劝导、巡逻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,强化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为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,加强社区法制建设、普法教育,通过自我荐、群众推、社区挑、临时点的方式,按照爱党爱国、公道正派、热心公益、群众信服的标准,社区选出了26名由社区民警、律师、和谐宣讲团成员、物业负责人、单位联系人、业委会人员、党员代表等组成的群英库成员。通过支部挂帅、党员牵头、网格点题、乡贤助力、部门参与,对社区的民生实事、矛盾纠纷、社区建设等事项开展协商议事,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、大事不出街道,矛盾不上交,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同时,社区在办公区域墙上设立了“民情意见栏”,让居民把自己对社区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进行传达,这也是社区与居民群众沟通的一座桥梁。通过“群英断是非”工作法,社区共解决各类矛盾30多起,解决民生实事50多件,五年来社区没有发生过一起进京、赴省的非访、缠访对象,成功创建了“三无社区”。
为了秉承“先忧后乐、团结求索”的宗旨,社区围绕“23456”工作模式推进清廉社区建设,即:“两张清单”植廉、“三支队伍”育廉、“四个载体”倡廉、“五个阵地”融廉、“六个渠道”净廉。在廉政服务大厅,推行首问责任制,确保“零推诿”“零积压”“零投诉”。联合辖区小学、岳阳楼景区等单位,组织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、看警示教育影片等教育实践活动;组织文明志愿者和谐宣讲团开展廉政文化微宣讲进单位、进小区、进学校、进家庭活动,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以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、戏曲、三句半等形式展现坚持以党风带民风,以民风促党风,营造“以廉为荣、以贪为耻”的良好氛围。通过“五廉”工作模式,让干部在监督下工作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坚决杜绝群众身边的“微腐败”。2022年,岳阳楼社区荣获省级清廉服务大厅、楼区清廉先进集体。
来源:岳阳楼区融媒体中心
作者:王思诗 沈纲
编辑:龚依存
本文为岳阳楼站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